November 19, 2020

生殖醫學權威陳信孚逝世 胚幹細胞造卵全球領先


生殖醫學權威陳信孚逝世 胚幹細胞造卵全球領先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8日電)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信孚病逝,他是全球領先發表胚胎幹細胞分化出具生殖能力的卵泡組織,可望幫助卵巢萎縮的不孕婦女。醫界惋嘆陳信孚英年早逝,是人工生殖界重大損失。

陳信孚是台灣人工生殖醫學權威,曾任台灣大學醫學院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所長。他近年罹患癌症,樂觀積極抗癌,無奈近期病況轉壞,17日病逝。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17日在臉書貼出陳信孚的照片,寫下:「挑一張最帥的照片,感謝您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的貢獻。」貼文底下滿滿的留言,透露對陳信孚離世的不捨,也有不少學生寫下感謝的話語。

黃閔照晚間受訪時表示,陳信孚為人謙和有禮,教學認真、對病人很好,許多不孕病人專程找他治療,對研究工作充滿熱情,在試管嬰兒、幹細胞研究領域都非常擅長,也擅長媒體溝通,樂於向大眾解釋不孕症、少子化等重要議題。他才剛過59歲生日,如今英年早逝,不只對婦產科,對整個醫界都是很大的損失。

許多夫妻承受難以傳宗接代的不孕症壓力,2007年台大醫院婦產部宣布,從人類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 cell)中,成功培育出將可誘導、分化成卵子的卵泡組織。這是全球首度自胚胎幹細胞培養出生殖細胞,研究成果獲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 )期刊做為封面,主要研究者就是陳信孚。

陳信孚當年談到研究辛苦時曾說,培養這些細胞比養自己小孩還用心,也還更辛苦。長達1年多的時間,他細心呵護培養皿中的胚胎幹細胞,購置專門的培養箱,嘗試添加各種培養液和生長因子,嚴格控制濕度、二氧化碳等。

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晚間受訪時也說,陳信孚當年的研究是國際非常重要的突破,因現代人晚婚晚育,很多女性想生育的時候,可能卵巢已早衰,就算做試管也難取卵。陳信孚的研究若能繼續做下去,未來可望利用幹細胞誘導分化卵泡組織,幫卵巢早衰病人利用幹細胞做卵子,可以幫助非常多人。無奈陳信孚這麼年輕就離開人世,令人惋惜。

賴宗炫也說,陳信孚不只熱衷研究和教學,他對產婦也非常細心和體貼,孕婦的需求他都很願意傾聽與關注,產程也都仔細呵護,非常細緻。此外,陳信孚為人幽默風趣,會戲稱自己是「雞蛋所」(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所長。

不只如此,賴宗炫說,他們曾一起到國外開會,陳信孚不只有專業強項,唱歌也好聽、還很會跳舞,讓人印象深刻。

黃閔照表示,陳信孚罹癌以來一直樂觀正向面對,儘管生病,對臨床、研究、婦產科醫學事務仍充滿熱情,也都會出席各類開會活動,一直到最近一、兩個月,才因身體狀況停歇,對專業不遺餘力的精神讓人感動。(編輯:陳清芳)1091118

我國不孕症權威陳信孚 17日傍晚癌逝

台大醫學院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擔任教授兼所長、不孕症權威陳信孚昨天晚間六時許,因癌症辭世,醫界紛紛哀悼,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陳所長已經生病一段時間,但生病期間仍非常關注在生殖醫學,他是一位謙謙君子,他的離開是醫學界重大的損失。

長期致力於生殖醫學的陳信孚與台大醫院前院長何弘能等人,於2007年發表體外成功將人類胚胎幹細胞分化出具生殖能力的卵泡組織研究,替卵巢功能不佳的女性,仍有機會可以求子;吳明賢表示,陳信孚在生殖幹細胞領域表現卓越,同時也是婦產科的教授,生病的這段期間,各方都非常關心他的健康,台大醫院則是盡全力給予治療,昨天的消息也讓人感到相當遺憾。

台大醫學院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所長陳沛隆昨天也在臉書上抒發對陳信孚所長離開的不捨,他提及陳信孚醫師是多能幹細胞、生殖醫學以及不孕症婦產科領域中「專家中的專家」。

他於臉書表示,陳信孚所長是一位專業、正直、真心、關心、認真而且優雅的紳士,也因此把基蛋所孕育出一些他的味道,有他這麼多年的帶領,是我們的幸福,也是我們的驕傲。

台大產科名醫陳信孚罹大腸癌 看診到最後一刻!昨病逝享壽60歲

(新增:罹患大腸癌)

不孕症權威、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信孚昨(11/17)晚6時許因癌症病逝,消息人士證實他罹患的是大腸癌,讓醫界紛紛感嘆生殖醫學領域蒙受重大損失。陳在2007年領先各國、成功從人類胚胎幹細胞中培育出將可經誘導而分化成卵子的卵泡組織,是全球首度自幹細胞培養出生殖細胞,讓缺乏卵子的不孕婦女,未來可望經由這類「人造卵」,訂做與自己基因相同的卵子以生育下一代。

台大胚胎幹細胞的研究領先世界,幕後推手是名字讓人感覺很「幸福」的陳信孚,他參與的研究以往屢屢登上國際知名期刊,曾因首度自幹細胞培養出生殖細胞的傲人研究成果,在2007年榮登世界知名《Human Reproduction(人類生殖)》雜誌2月號封面,造福全球不孕女性,而當年談到箇中艱辛,育有2子的他曾說:「養這些細胞比養自己小孩還辛苦!」

陳信孚研究幹細胞培養出生殖細胞的過程,長達1年多的時間,細心呵護培養皿中的胚胎幹細胞,購置專門的培養箱來保存,並嘗試添加各種培養液和生長因子,嚴格控制濕度、二氧化碳等,他當時說:「真是比養孩子更用心。」、「每天下午,我都抱著期待來實驗室看這些『孩子』,但經常是失望的。」

今年60歲的陳信孚從事不孕症治療數十年,待人親切,很多女病患成功懷孕生子後會寫卡片給他致謝。也許是因為名字取得好,陳信孚的接生生涯也特別順利,被台大產房資深護理師暱稱為「Lucky」。

根據消息人士說法,陳信孚得的是大腸癌,約3、4年前經檢查得知罹癌,當時病情已非早期,隨即接受多種治療,原本狀況維持得不錯,約半年前開始不穩定,但始終掛念患者, 一直維持門診,到1、2個月前因為實在撐不住,門診才喊停。

消息人士說,陳信孚平時和同事、患者相處都融洽,雖然在生殖醫學界是大老,做人卻沒有架子,尤其對病人照顧無微不至,幾乎是看診看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走實在令人相當惋惜。

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則不捨說,陳信孚是不孕症領域的知名學者典範,在學術研究和教學方面貢獻良多,且儘管已是權威學者,陳仍不改風趣幽默個性,謙虛又平易近人,也很願意教導後進,他常與陳一起出國開會,陳既是他的老師,也像朋友。

賴宗炫表示,陳信孚養病期間仍積極參與台灣生殖醫學會的會務,研討會上認真提供建言,看得出他對自己專業的領域非常投入、充滿熱情,昨晚大家接獲他病逝的消息,都感到相當難過。(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