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防部長蔡明憲立院國安議題記者會 (圖)
新頭殼 · 1 天前
[新頭殼newtalk] 前國防部長蔡明憲今(17)日表示,台灣應該恢復徵募兵制併行,役期最少1年。他這5年來跟蔡英文總統寫了3次的信,為什麼台灣要實行徵兵、募兵的理由。「我不曉得她有沒有收到,她連回都沒有回,所以這一點我是蠻失望的」。 前國防部長蔡明憲與民進黨立委黃國書今日在立法院舉行「談面對中共對台灣文攻武嚇及美國總統選舉變局,台灣在國安及國防政策如何因應及調整?」,並邀請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中將、台灣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William Sharp 教授及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少將與會。 黃國書表示,在美國總統大選、RCEP簽署後,台灣有些人擔心新的局勢是否要有新的作為。但他認為,台美關係是建立在台灣關係法及美國對台的六項保證,這也沒有台灣押錯寶的議題。中國雖然在RCEP取得進展,但不代表簽署RCEP的簽署國就成為中國的盟國。 蔡明憲則說,台灣當前遇到的國安、國防危機包括,中共解放軍可能陸續封鎖台海危機,影響台海交通及台灣防衛縱深;中共戰機、潛艦及飛彈侵犯台灣領空領海及鄰近海空域,以遂其以武謀統計謀;中共運用其第五縱隊及其同路人在台遂行其斬首行動、破壞電力通訊交通等基礎建設及煽惑群眾暴動等,擾亂台灣政治、社會及經濟秩序。 對於如何加強台灣國防作為,蔡明憲建議,應強化並深化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現有國防戰略,擴大堅守自我防衛至台灣中線,必要時可有效打擊中國侵犯源頭,以達有效嚇阻能量。 蔡明憲也建議,強化海空及陸基飛彈打擊能量,以嚇阻、殲滅敵軍犯台能量於海上;強化國機國建國造及研發部署飛彈嚇阻能量提升的速度及預算。 蔡明憲也建議蔡政府,應考慮恢復徵募兵併行制,以擴大充足兵源及建立充足必要戰力。當年馬英九總統推動全幕兵制時,監院黃煌雄曾邀請十位國防部長、高階將領表達意見,幾乎都認為台灣沒有條件推動全幕兵制。 蔡明憲也建議蔡英文總統,儘速召開國防改革會議,除國防部負責官員外,能擴大邀請民間學者專家及朝野立委共同參與,共同提供基本國防改革意見。 出席的余宗基少將也支持爭幕兵制併行。他說,北歐國家已經都把原先的募兵制調回徵兵制。而對台灣來說,最好的模式就是以色列的男女皆兵。 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大致落幕,川普總統可能將於明年1月20日前交出政權。外界也關心剩下的2個月任期,對台的政策是否會大動作,蔡明憲說,如果未來兩個多月宣布軍售給台灣,他是歡迎的。但他建議國防部要買美國軍售要先經過內部戰略需求評估,系統整合及預算編列等過程,「不是美國賣給我們十項就全部接受」。 對於徵兵制的役期,蔡明憲說,役期最少一年,一年半最好。他自己也當過1年3個月的義務役,學到很多。 蔡明憲進一步說,「過去這5年來跟蔡英文總統寫了3次的信,為什麼台灣要實行徵兵、募兵的理由。我寫了2、3頁的信給她。我不曉得她有沒有收到,她連回都沒有回,所以這一點我是蠻失望的。我希望說能夠超越黨派,不要以選舉為考量,而是以台灣的國防、自我防衛能量為考量。」更多新頭殼報導F-5E汰換 空軍退將:有必要讓勇鷹號高教機早點出廠剛退役空軍副司令轟嚴德發:搞「嚴家軍」 4萬字建言被丟垃圾桶
男星買外送驚見「比薩斜塔」 照片曝光網友全笑瘋
新頭殼 · 1 天前
[新頭殼newtalk] 中國主導的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15日正式簽署,台灣被排除在外,外界憂心台灣經貿地位遭邊緣化。行政院長蘇貞昌16日晚間在臉書Po文表示,台灣出口RCEP國家的貨,總額7成本來就享有0關稅;台灣要向外走出去,政府不必犧牲國家主權。 RCEP的15個成員國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緬甸、菲律賓、越南、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享有關稅優惠,移除貿易壁壘,而台灣沒被列入其中,面臨被孤立和邊緣化的危機。對此,蘇貞昌則在臉書Po出一張圖卡並提到,美中貿易戰加速供應鏈重組,台灣超前部署。而中華徵信也表示,新南向千大台商,總營收破4.26億元台幣。台灣三大方案吸引台商回流已達1兆1千億元,台灣出口RCEP國家總金額早就達到72%零關稅。 蘇貞昌指出,在全世界陸續出現疫情而封城時,今年是台灣GDP成長榮獲亞洲四小龍第一、台股指數最高的一年。就在此時,台灣的經濟部次長已經搭上赴美的飛機,將與美國展開經貿對話。另外,台灣也在新南向國家的產品市占率、總營收雙雙節節升高。蘇貞昌強調,台灣要向外走出去,政府不必犧牲國家主權。增加國內產業競爭力、爭取全球供應鏈上的有利地位、在國際上替台灣多交朋友,才是正道。 根據亞太15國簽署的RCEP協議內容,整體關稅廢除高達91%,經濟規模達23兆美元,涵蓋全球22億人口,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成。在整個東亞地區,只有台灣和北韓沒有被涵蓋在RCEP協定。目前包括我國內紡織業、工具機產業及石化業最首當其衝,影響甚鉅。不過,贏得大選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明年一月就任後,可能重啟川普宣布退出的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這也將會牽制RCEP的實施效果。更多新頭殼報導德媒:中國加入RCEP組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 美國慘淪「最大輸家」丁怡銘背後的「網軍們與他們的產地」時力曝網路梗圖一條龍產業鏈
快訊/心輔資源低於需求 台大社會系發起「互挺團」
中央廣播電台 · 1 小時前
國立台灣大學今天(18日)舉辦「未來大學高峰會」,校長管中閔表示,台大未來將營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並致力鬆綁學制,逐步推動「學士榮譽學程」等跨域學程,期盼打破科系藩籬,培育跨界人才。記者陳國維採訪報導台灣大學從去年至今,舉辦上百場討論活動,邀請師生、校友和業界人士共同思考大學的未來樣貌,內容涵蓋發掘學習動機、突破體制困境,及想像未來大學等3個面向。台大18日舉辦「未來大學高峰會」,由校長管中閔正式對外發表「未來大學」的理念,他從歷史沿革看大學改革,提出3大願景,包括提升自我實踐能力、促進群體智慧累積,及增進社會共同意識。管中閔:『(原音)在這個新的體制之下,未來的大學中間,每個人可以很容易的發現自己的志趣,他不會迷惘於自己要學什麼、為什麼去學,他中間有充分的動機自我學習,也能夠自我實踐。』台大教務長丁詩同說明,未來將致力開設跨域學程,像是「院不分系學士」、「校不分系學士」,還有目前正在試辦的「學士榮譽學程」,可以培養學生探究式的學習能力,創造新知,學生如果能進一步寫出論文,就能獲得學程證書。丁詩同:『(原音)好幾個系過去就有在做一些試辦的計畫,現在有新的這個執行的系所很有興趣,希望能夠來辦這樣的學程,因為這種學程它可以更深入的學習、更紮實的學習,也可以更實際的解決問題。』台大也呼籲教育部能鬆綁法規,放寬辦學良好的大學在多元入學招生、經費、學費及學程規範上的限制,實踐高教沙盒的理念。原始連結 相關新聞 校園憾事頻傳 教長:將與各校學生會共設防護網 避免學生不幸事件 教育部呼籲關懷取代討論 台大發表全球形象策略 來看新LOGO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