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盤中焦點股:第一銅、中鴻、四維航、台船、陽明、華榮
時報資訊 · 30 分鐘前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推進自動駕駛車技術的發展,並計畫在2024年生產一款可能採用自家突破性電池技術的客車。 受此消息打擊,特斯拉周一首日納入標普500指數股價大跌6.5%。蘋果股價上漲1.24%,收在128.23美元。 自2014年從零開始首度自行設計自動車以來,蘋果這個名為「Project Titan」的計畫進展地並不平順。蘋果曾在自行打造自動車的計畫上縮手,轉而專注於軟體方面的開發,並重新評估該計畫的目標。 曾在特斯拉工作的蘋果老將菲爾德(Doug Field),在2018年重回蘋果執掌該項目,並在2019年裁撤190名員工。知情人士表示,自此蘋果在該計畫上取得長足進步,現在該公司計畫為消費者打造一款車輛。 蘋果為大眾市場打造私家車的目標,與Alphabet旗下Waymo等競爭對手形成對比,Waymo著眼於無人駕駛計程車。 看過蘋果電池設計的第三方人士透露,蘋果的戰略核心是一款新的電池設計,可以「徹底」降低電池成本,並提升車輛的續航里程。 蘋果拒絕就其計畫或未來產品發表評論。 但即使是蘋果這樣財力雄厚的科技巨頭,製造汽車也將面臨供應鏈方面的挑戰。蘋果每年生產數以億計的電子產品,零組件來自世界各地,但從未製造過汽車。馬斯克的特斯拉用了17年的時間,才終於使製造電動車達到持續獲利的目標。「Project Titan」計畫內部人士表示:「如果地球上有一家公司擁有這樣做的資源,那可能就是蘋果,但它並不是手機。」 誰將為蘋果組裝其品牌汽車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消息人士表示,他們預期蘋果將透過製造合作夥伴來打造自動車。 此外,消息人士表示,蘋果仍可能決定將其計畫範圍縮小到自動駕駛系統,與傳統汽車製造商生產的車輛進行整合,而非這個iPhone製造商銷售蘋果品牌汽車。消息人士並指出,受到這場大流行病影響,蘋果可能將自動車的投產推遲到2025年或之後。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已經決定向外部合作夥伴尋求該系統的重要組件,包括可協助自動車獲得道路3D視圖的光學雷達感測器。蘋果自動車可能配備多個光學雷達感測器,以掃描不同的距離。部分感測器可能來自蘋果內部開發的光學雷達單元。今年發布的iPhone 12 Pro與iPad Pro均採用光學雷達感測器。 路透社此前曾報導,蘋果已經與潛在的光學雷達供應商展開協商,但該公司也在自行研發此類感測器。 在汽車電池方面,消息人士表示,蘋果計畫採用獨特的「單電池」(monocell)設計,這意味著蘋果可以在電池內部填裝更多活性材料,進而增加汽車的續航里程。此外蘋果正在研究一種名為LFP或磷酸鐵鋰(lithium iron phosphate)的電池化學成分,這種化學成分本質上不太可能過熱,因此比其他類型的鋰離子電池安全。消息人士在談到蘋果的電池技術時表示:「這是下一個層級,就像你第一次看到iPhone一樣。」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曾與麥格納國際公司(Magna International Inc.)就製造汽車進行協商,但由於蘋果後來計畫生變,導致協商告吹。麥格納尚未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今日焦點股 重點摘要
今(12/21)日熱門焦點股如下:
(1)製鞋大廠豐泰(9910)隨著後疫情時代、球鞋消費力道逐漸回溫,營運走出谷底,挾著產品組合優化,ASP將呈現成長,法人樂觀預估,豐泰2021年營運可望呈兩位數的成長。豐泰21日早盤股價最高來到201.5元、漲幅逾3.3%,股價上漲了6.5元!
豐泰11月成品鞋銷售量為900萬雙,年減15%,11月合併營收56.56億元、年減11.63%;自結11月稅後淨利2.94億元、年減逾40.59%,EPS0.34元。
豐泰前十一月成品鞋累計銷量逼近1億雙、年減11.2%,累計前十一月合併營收627.02億元、年減7.23%;前十一月稅後淨利44.59億元、年減24.09%,EPS5.06元。
法人認為,豐泰第四季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年減幅度可望縮小。(工商時報 曾麗芳)
(2)耀登(3138)搶攻5G財,加上具有一站式服務優勢,隨著5G逐漸步入收割期,未來三年5G相關產品應用持續發酵,營運表現可期,另外,隨著5G在全球持續成熟發展,mmWave也將快速成長,耀登也可望自2022開始受惠mmWave小型基地台趨勢,今股價開盤直接跳空漲停鎖住,高掛118元。
耀登是具有一站式服務優勢的天線模組廠,主要業務包括天線設計、製造、認證等服務,其中設計部分主要有三大區塊,首先,與美系晶片廠、電信商和設備商共同開發,用於28/39GHz等5G毫米波與Sub-6GHz陣列天線之small cell與CPE產品;再者,RFID產品給工業用途使用;最後,即車載產品用於V2X相關應用,因耀登設有美國FCC、台灣NCC、WiFi、Bluetooth等機構認證的實驗室,可代為進行產品認證與發照,並代理銷售無線檢測與生物植入安全檢測設備。
耀登針對5G商機備戰多年,早在2017年便投入5G相關研究,看好未來三年5G相關產品應用持續發酵,目前針對small cell/CPE與open RAN的毫米波天線模組已經完成28/39GHz相關設計,預估毫米波2022年將有大幅成長,車載產品也於今年成功進入日本市場,最快將於2021開始出貨。
不僅如此,隨著5G在全球的普及化,mmWave市場也將快速成長,耀登在mmWave波束成型的控制技術上也取得領先發展,目前已經進入投樣階段,耀登也可望自2022開始受惠mmWave小型基地台趨勢,為營運動能再加溫。
耀登2019全年每股獲利1.46元,但今年累計前三季每股獲利已經達2.46元,主要因美國對其大陸客戶禁令造成射頻天線營收減少,但其設備業務因大陸市場提高對基礎研究需求而帶動測試設備出貨與認證服務增加,第四季為傳統旺季,因目前瑞士原廠仍在家工作,目前設備在手訂單已排至2021年,整體交期上看8~10個月。(時報資訊 王逸芯)
(3)盤中熱門焦點股:
1.第一銅(2009):期銅續漲,不理外資18日調節賣超1694張,今早股價仍急拉漲停鎖死。
2.海光(2038):風電題材再起,18日獲外資買超190張,今早股價快攻漲停。
3.聚亨(2022):外資連三日買超,今早股價一度漲逾9%,衝近17月波段高位。
4.新鋼(2032):產業面向好,外資18日大舉買超350張,今早交投火熱,股價觸及漲停14.15元。
5.中鴻(2014):1月盤價漲幅創3年新高,外資18日回補買超1951張,今早人氣不墜,股價觸及漲停15.75元。
6.華紙(1905):上周股價連跌兩日後,下方5日線支撐強勁,今早交投升溫,股價一度彈升近8%。
7.益航(2601):外資連兩日賣超計8658張,但仍澆不熄多頭熱情,早盤股價一度漲逾6%。
8.智崴(5263):獲美高階飛行劇院訂單,有助貢獻營收獲利,盤初股價一度漲逾6.7%,企圖收復月線。
9.金像電(2368):投信上周天天買超,高檔整理結束,一早向上逼近59元,可望再戰前高。
10.嘉澤(3533):PC、NB需求強勁,成長動能無虞,股價脫離底部上攻逾2%,拚穩480元。
11.台泥(1101):第四季營運可望衝上今年高峰,基本面加溫股價,早盤走高1%來到短均之上。
12.冠德(2520):12月持續交屋挹注,推升今年營運,股價自底部逐步攀升漲逾1%,領漲營建股。
13.東和(1414):外資偏多、股價底部墊高,人氣回籠量能增溫,早盤勁揚約3%。
14.錸德(2349):三箭齊發,明年獲利看俏,早盤上揚,站穩5日線、挑戰10日線。
15.晶睿(3454):偕七友推智慧門禁安防影像解決方案,股價續強漲近3.5%。
16.敦泰(3545):體質佳、內資挺,晨盤帶量續漲逾3%,再登波段新高價。
17.四維航(5608):海運市況火熱,下午法說暖場,早盤挾量跳空漲停,再摸天花板。
18.台船(2208):外資買超不手軟,再爆大量衝上30.95元漲停天價。
19.陽明(2609):族群超搶鏡,外資、投信高調買超,晨盤爆量再創波段新高價,衝漲逾8%。
20.華新(1605):外資18日擴大買超,早盤漲逾4%、收復短均。
21.華榮(1608):銅價飆漲,後市看俏。早盤放量漲逾6%,改寫前高。
22.旭富(4119):一場祝融損失8億,早盤應聲跌停。
23.神隆(1789):外資連3日買超,早盤漲逾4%,觸及季線。
24.耀登(3138):看好未來3年5G應用持續發酵,早盤拉出第2根漲停。
(時報資訊)
(4)旭富製藥桃園廠區20日發生火警,產線燒毀重建需6個月,2021年首季新台幣6億元訂單泡湯,衝擊今天股價直接以跌停價112元開出,跌停委賣加市價賣出高掛逾2.4萬張。
旭富工廠大火衝擊今天股價以跌停112元開出,由於大部份生產線燒毀,估計如果建物主結構未被破壞,重建期間至少需6個月,公司初步預估2021年第1季在手訂單6億元將泡湯無法交貨,衝擊今天股價重挫,以跌停112元開出,創下今年3月25日以來新低點。
其他包括神隆、生泰、中化生及台耀等原料藥股股價表現相對強勢,漲幅在2%至5%不等。
旭富製藥昨日桃園工廠發生火警,旭富今早舉行重訊記者會對外說明,發言人楊文禎表示,粗估火災損失新台幣8億元,但應可獲保險全額理賠,不過生產線幾乎全部燒毀,重建期間至少需6個月,後續產能也會受到影響,目前已經取消新收到的訂單,明年第1季至少6億元訂單受到影響。
楊文禎指出,倉庫存貨製成品價值約2.5億元,這部份未直接受到火勢燃燒,影響應該有限,有待品管進一步分析是否符合標準後,才能進一步確認供貨給客戶。
由於旭富是羥氯奎寧原料藥全球第2大生產商,外界也關注是否會導致缺藥,楊文禎表示,奎寧對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治療沒有明顯療效,因此已經回復到既有免疫系統失調的運用,雖然會對客戶影響,但還是有其他國家廠商在製造,不致於供需失衡。(中央社)
(5)富邦金(2881)宣布將發動國內「金金併」首例,擬自明(22)日起以每股13元公開收購日盛金(5820)逾50%股權,較19日收盤價溢價約18.72%。日盛金今(21)日開盤即跳鎖漲停價12元、超過19萬張買單排隊,富邦金則開高近1%後走低翻黑,早盤下跌約1.5%。
富邦金18日晚間召開重訊記者會,宣布董事會通過公開收購日盛金股權,首階段規畫自12月22日起至明年2月1日間,以每股13元取得逾50%股權,預估將斥資245.26億元。最終目標為3年內取得100%股權,預期兩階段合計總金額將達490.42億元。
富邦金規畫公開收購日盛金,成為國內「金金併」首例。富邦金表示,併購日盛金主要著眼三大綜效,包括可強化銀行及證券業務,平衡保險、銀行、證券多元收入平衡,以及響應政府金金併政策、深耕投資台灣。
富邦金旗下北富銀全台共135處據點,富邦證券經紀業務以5.54%市占率排名第3。日盛金旗下日盛銀全台共44處據點,日盛證客戶數達130萬戶、經紀業務以3.59%市占率位居第7。雙方合併後全台銀行據點可達179處,證券經紀業務市占率將與亞軍凱基證相當。
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指出,早在12年前的2008年就有意迎娶日盛金,但過往較難以公開收購的「非合意併購」方式進行。隨著2018年金管會公布「金金併」相關規定,此時出手是「緣分到了」,相信可提供日盛金股東實現投資獲利機會,有信心達到三贏局面。
富邦金表示,此案已在17日獲得金管會核准。對此,銀行局長莊秀媛表示,富邦金符合非合意併購5大條件、並詳細說明3年內完成100%整併計畫。由於符合規則且予以核准,自然希望此案「會成功」,未來將持續關注相關籌資及財務情況有無按照規畫進行。(時報資訊 林資傑)
(6)中鋼(2002)明年1月及第1季盤價續漲,中鴻(2014)與中鋼同步呈現連續第7個月調漲。中鋼集團今早持續上攻,鋼鐵股吸引市場資金,多數上漲。
隨著中鋼續漲明年元月盤價,中鴻也跟漲,中鴻上周開出明年1月內銷熱冷軋鋼品每噸同步大漲1200元,鍍鋅每噸漲2500元;中鴻與中鋼同步呈現連續第7個月調漲。並預期後續仍具補漲空間。
國際鐵礦砂等原料價格飆漲,中鋼率先開出明年元月單月盤價全面大漲,熱軋每噸大漲1200元,熱浸鍍鋅漲1400元,季盤產品也漲1200~1500元;整體平均漲幅6.1%。
中鴻日前法說會已預期明年第1季鋼價仍是向上的格局。隨著中鋼盤價調漲,中鴻元月內外銷也均再調漲,明年1月內銷熱冷軋每噸再漲1200元,鍍鋅鋼品每噸漲2500元。外銷方面,依地區和產品別每公噸調漲120-130美元。
中鴻表示,全球製造業加速復甦,鋼鐵原料供給緊俏,海外鋼價急升;中國大陸汽車及家電業產銷暢旺,加上鋼品庫存連九周下降,引領中國大陸鋼價強勢上漲。台灣的汽車、營建及家電等需求亦推升下游積極補庫存。
展望明年,中鴻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苗問市,加上美歐日將啟動經濟振興計畫,預期明年全球景氣及鋼鐵需求會比今年明顯回溫。目前原料鐵礦砂價格飆至7年最高,本次內外銷價適度調漲,後市預料仍有續漲的空間。
中鋼明年首度銷售暢旺,預估出貨挑戰310萬公噸,加上鋼價調升,獲利可望比本季更好。中鋼看好明年第1季景氣,並預期榮景可望延續至第2季。
中鋼集團中鋼、中鴻領軍,下游的燁輝(2023)、盛餘(2029)全數上漲。鋼鐵股成為資金聚集熱點,逆勢上攻。(時報資訊 沈培華)
延伸閱讀
傳產當家 台積聯電衝 台股登高14,384
中小型股價超嗨 42檔航向漲停
大戶瘋掃航運飆 散戶注意最後一波補漲股
力積快炒店買在山頂 套牢散戶還有救?
美企337調查劍指半導體 華碩宏碁微星在列
這些股票冒出頭 搶先布局元月行情?
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指出,台股指數雖然維持萬四以上高檔震盪,但量能從12月上旬接近3100億的均量,回到2200億,外資放聖誕節及年假的效應逐漸顯現。從現在到年底,量能萎縮恐成為常態,指數沒有空間,個股表現為主。
Fed例會重申寬鬆政策不變,美元跌至兩年新低,台幣盤中強升逼近28.1元,台股與匯率連動性高,台幣強台股就不會弱。年底若國際無重大利空,明年初外資放假回來,就會再做一波元月行情。過往經驗顯示,元月上漲機率高達七成,現在買股不止看年底,還要看到明年元月。
推薦
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認為,明年元月行情會由第一季等夠打敗淡季的股票領軍,股價往往提前反應。大多數產業第一季處於傳統淡季,例如電子,不過產品若能在第一季有漲價機會,代表淡季不淡,這種股票就會領先冒出頭,聰明的資金必然先行卡位。
股票會說話,面板雙虎友達(2409)及群創12月分別大漲22%及41%,面板上游零組件短期內缺貨無法緩解,2021年第一季面板價格可望維持高檔,打敗淡季。
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指出,11月以來多次在專欄看好的DRAM及被動元件,在年底股價也領先冒出頭。例如華邦電12月大漲33%;南亞科與華新科接走揚18%;國巨則漲12%。代表已有特定資金在卡位明年第一季產品可望漲價、打敗淡季的股票。
今年國際大廠對DRAM資本支出減少兩成,而且將部分DRAM產能轉到CIS,明年伺服器及5G對DRAM需求擴大,利基型記憶體及NOR Flash已領先漲價,華邦電受惠,因此股價先往上衝,估計標準型DRAM在2021年首季也將進入上升循環,南亞科與威剛受惠程度最高,值得留意。
被動元件部分產品也已經傳出供不應求的訊息,包括國巨的鉭質電容及華新科的LTCC,今天又傳出鋁質電容上游材料-鋁箔漲價,被動元件缺料缺工的問題逐漸浮出檯面。而占國巨、華新科營收比重最高的MLCC尚未調漲,但稼動率滿載,價格沒有下降的空間,如果缺料缺工擴大,就有漲價機會。
另一方面明年景氣回溫,原物料也吹起漲價風,美元弱勢更是助漲原物料報價,12月美國跟中國鋼鐵價格皆調高,明年全球大推基礎建設振興經濟,對鋼鐵的需求只有增加不會減少。國內龍頭中鋼受惠程度大,旗下的中鴻在中鋼料源全力支援下,明年上半年熱軋鋼捲出貨將火力全開,是明年第一季鋼鐵盤價上漲的大贏家。中鴻2021年EPS上看1.21.3元,比2020年預估的0.10.2元翻好幾倍的成長,後市看好。
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指出,塑化、造紙類股也值得注意。塑化股油價連動性高,最近油價不斷攀升,可望進一步帶動塑化產品報價走揚。其中PVC廠華夏及今明年EPS大幅成長,而股價已經整理一段時間,隨時有機會再度轉強。
造紙類股部分,榮成(1909)、永豐餘與華紙等,最近也紛紛冒出頭。中國廢紙進口年底將會歸零,中國紙廠成本明年將大幅提升,中國紙業的龍頭玖龍,本週起調漲各類公紙售價,估計紙價上漲趨勢會延續到明年,正隆與永豐餘連帶受惠。
永豐餘旗下紙漿廠華紙,明年可望由虧轉盈,轉機性非常高,每股淨值現在還有13元左右,股價才剛漲過10元,具有低基期的優勢;而永豐餘11月大漲22%,12月續漲創波段新高,元太也在12月大漲了13%,年底集團股行情正熱烈進行中值得留意。
投資總舖師王榮旭LINE粉絲團
投資總舖師王榮旭 YouTube頻道
投資總舖師王榮旭 FB 粉絲團
本公司與所推介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