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1, 2020

賽前情報/跑完台北馬 還有好多限定 「交換禮物」 等你來!


賽前情報/跑完台北馬 還有好多限定 「交換禮物」 等你來!

臺北馬倒數4天!除了積極備戰這場年末封關之戰外,還有一些跑者專屬的好康活動等待各位跑者,今天,就幫大家整理了臺北馬相關活動,讓大家跑完臺北馬還能夠用號碼布交換聖誕禮物XD。

adidas

做為臺北馬主要贊助商的 adidas 相關活動可不少!從賽前到賽後都有領不完的好禮,在等著各位跑者!就一起來看看,adidas 相關活動吧~

賽前:

Adidas 跑翻台北 一起用腳來探索台北,從次文化勝地西門町在到燈火通明的信義不夜城, 12 條風格路線等你挑戰! 三種獎項等你來拿。

【社群參加獎🙋‍♂️】12 月 20 日 23:59 前截圖完成挑戰畫面,公開分享至 IG 限時動態並Tag @adidas_tw。每週將抽出三位得獎者,獲得臺北馬拉松限定款Supernova,週週參加、週週皆有中獎機會! (每人限中獎一次)

【好事成雙獎🏃‍♀️🏃】12 月 20 日 23:59 前每完成 2 條路線,並每條路線皆高於 1000 積分者,即可獲得一次臺北馬拉松限定款 Supernova 抽獎機會,跑越多中獎機率越高!共計 10 雙。(完成 4 條路線即得兩次抽獎機會,以此類推。完成 12 條路線最多獲得 6 次抽獎機會。)

賽後:

【臺北馬半馬 完賽限定⏱ 】12/20 賽事當天下載使用 #DISTRICT APP,完成隱藏路線-臺北馬拉松半馬挑戰,就可至半馬終點處 AR 攤位登記,兌換客製燙印姓名及完賽時間的 AR 束口袋。

運筆提醒:DISTRICT APP 沒有串接穿戴式裝置必須帶手機跑步,而且只有半馬跑友可參加,想破 半馬 PB 、全馬的跑友請略過。

圖/ adidas

【 打卡限定📱 】12/20 賽事當天於 AR 終點互動區拍照,公開上傳至個人 IG 並加上 #adidasrunnerstaipei,就有機會獲得 #臺北馬拉松限定鞋款 adizero BOSTON 9!

圖/ adidas

NIKE

【YOU CAN’T STOP TAIPEI 跑者能量站】

凡是 Nike 會員的跑者,即日起至 2020/12/20 (日),可前往 Nike 台北品牌體驗店前廣場,免費體驗「跑者宣言客製服務」。跑者可寫下自己的宣言,獲得限量專屬的「YOU CAN’T STOP TAIPEI」跑者宣言毛巾。活動時間為週一至週日 11:00 - 22:00,每人體驗時間約 12 - 15 分鐘,數量有限,換完為止。運筆提醒:這是每日限量喔,建議早點去領取才不會殘念喔!

寫下你的完賽目標!或是鼓勵的話 圖/ 小賴

【客製專屬配速手環】在賽道上穩定掌握跑步節奏,為突破目標作最後衝刺準備。

配速手環帶你用準確速度完成你的目標 圖/ NIKE

活動辦法:跑者可至指定店點客製專屬配速手環。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1/1/24活動店點:Nike 台北品牌體驗店(電話:02-2723-2860 )就是 NEO 19 啦Nike 西門町跑步體驗店(電話:02-2389-6756 )

【馬拉松跑者完賽禮】設計靈感源自所有賽道上不畏懼氣候與逆境的跑者,專屬設計為充滿回憶的完賽獎牌留下完美的紀念。運筆提醒 :這個連小編都很想要!!! 要符合品牌規則才能領喔,不然就被領光啦~

將你的歷史戰績都展現出來吧! 圖/ NIKE

影/ Andrew

• 活動辦法:凡完成 2020 年 12 月 20 日馬拉松賽事,並在指定社群上傳指定內容貼文的跑者,就可獲得 Nike 獎牌收納掛架。 • 活動時間: 12 月 20 日起於指定店點兌換。數量有限,兌完為止。 • 活動店點:Nike 台北品牌體驗店、 Nike 西門町跑步體驗店 • 發文內容:於個人 FB 或 IG 上傳包含於 2020 年 12 月 20 日馬拉松賽事照片之貼文、貼文照片內須穿著 Nike 跑鞋 (肉眼需可辨識),且號碼布無遮擋可辨識、貼文標註 Hashtag #YouCantStopTaipei • 兌換方式: 需由跑者本人於營業時間內至指定店點兌換、本人需憑參加 2020 年 12 月 20 日馬拉松賽事號碼布及社群貼文領取完賽禮。

lululemon

【台北馬拉松 賽後跑者瑜珈】

邀請你在參加完台北馬拉松後,一起加入由品牌大使 Jun 帶領的跑者瑜珈享受熱汗過後的練習。此次活動也提供 IMPCT coffee,提供暖心熱咖啡、巧克力及燕麥奶。同時也邀請國際運動科學協會提供肌肉放鬆服務,充飽電繼續你的熱汗旅程!

歡迎點選連結進行報名(名額有限,報名請速)運筆提醒記得要預約喔,潮流跑者不能不知道 lululemon 啊!

運動筆記 歡迎來找小編玩~

賽前 EXPO:台北馬運動筆記攤位現場活動「台北馬限定語錄徽章」只送不賣!

圖/ 運動筆記

RACE ON 鋭速運動醫學

賽前 EXPO:

aPure

【完賽證明換 aPure 襪子】運筆提醒:不是只有臺北馬喔,親友們有完賽的證明賽事均可換襪子

圖/ aPure

活動期間:12/12 (六)- 12/20 (日)活動辦法:出示「馬拉松/三鐵」完賽證明(需有姓名),且攜帶「身分證件正本」證明您是本人,即可於全台 aPure 店櫃,免費兌換 2Pro 長距離慢跑運動襪乙雙。詳細活動辦法請點:連結

特別加映:

【賽後排乳酸好去處】

完賽臺北馬後,只想懶懶散散回家睡嗎? 不如到「河邊耶誕節」散散步,排排乳酸吧~

圖/Everything Connects臉書粉專

圖/Everything Connects臉書粉專

河邊耶誕節今年邁入第四屆,由人氣咖啡廳「小廢墟咖啡」後院將搖身一變成為耶誕限定遊樂園,除了多種類型攤位外,還有各種活動體驗,臺北馬完賽後不妨到現場走走排乳酸,帶著完賽好心情,享受即將到來的聖誕節。

Ruins Coffee Roasters小廢墟咖啡廳地址:116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三段242號活動時程表:12/20(日)13:00-20:00 聖誕市集、Wild Vege Garage BBQ、廢墟酒吧、閣樓裡的環遊世界電影院13:00-14:30 大人小孩的聖誕畫畫課 - 大人場|阿島 a dot studio / 鄒曉葦15:00-17:00 Plant a tree for Christmas 種一棵自己的聖誕樹!| 棚屋17:30-18:30 耶誕影子小劇場 1+1| 尖尖故事屋19:00-20:00 廢墟交換禮物

責任編輯:Ian

圖片來源:Adidas、NIKE、aPure、Andrew、運動筆記、RACE ON 鋭速運動醫學

以上活動規則均以品牌現場說明為主,贈品均是限量喔~

*臺北馬活動,盡在運動筆記

跑步小品/跑馬拉松如鬼滅之刃 帶來滿滿正能量

最近超夯日本漫畫、動畫《鬼滅之刃

(照片來源:鬼滅之刃)

鬼滅之刃的核心和馬拉松不謀而合

看過《鬼滅之刃》的人都知道,故事主要是講述男主角《龕門炭治郎》,為了拯救變成妖怪的妹妹禰豆子,經過苦練加入《鬼殺隊》,在一次次收服妖怪的過程中,找尋讓妹妹回歸人類的解方。整部漫畫除了令人喪膽的術式和血腥的戰鬥外,獲得最多共鳴的其實是角色的內心世界。

在斬鬼旅程中的所有遭遇,都隱約的告訴你得去除負能量。這是不是和我們挑戰一場場馬拉松很像。每一個跑者,其實都是鬼殺隊的一員,只是唯一不同的,我們要斬殺的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鬼。

(跑步大部份時間都在處理內心世界/照片來源:2020.8最強市民飆5K)

馬拉松的十二鬼月

鬼滅之刄有十二鬼月,分為上弦和下弦各六個鬼,而上弦鬼又比下弦鬼強。相對馬拉松來看,馬拉松其實也有各式各樣的鬼怪,不同的是鬼滅的鬼是由魔王《鬼舞辻無慘》製造出來,而挑戰馬拉松一路上所出現的妖魔鬼怪,則都是由你的心魔產生,要消滅這些鬼得由你自己來才行。

(馬拉松的鬼由你的心魔產生/照片來源:鬼滅之刄)

那麼有什麼鬼啊?不想練跑的時候,最常出現的是「藉口鬼」。下雨天不跑、大熱天不跑、心情不好不跑、要加班不跑、有聚餐不跑、要回家帶小孩不跑。。。,這些都是讓你沒有出門跑步的理由。可惡,這個鬼好像也經常出現在我的跑步日常。

(遇到下雨天,藉口鬼最容易出現)

另外,我認為最難纏有兩個鬼。其中一個是「傷病鬼」,小到如肌肉酸痛、抽筋,大到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或韌帶受傷,除了會影響你的比賽成績外,嚴重的還會中斷你的跑步之路。相信很多人多少都遭遇過傷病鬼的糾纏,有時還沒完沒了。像我,今年就曾經飽受跟骨後滑腋囊發炎的困擾,好在後來把跑前暖身和跑後收操做紮實之後,這個鬼就鮮少出現了。

(平時加入核之呼吸法-核心訓練,可以減少傷病鬼的傷害/照片來源: 頭目)

另外一個則是「放棄鬼」,我認為它是十二鬼月之首。因為它總是神出鬼沒,不只出現在平時練跑或吃課表的時候,還會出現在比賽當日。尤其在你意志力最薄弱的時候,例如在跑馬拉松遇到撞牆時,放棄鬼就會如影隨形的跟著你,慢慢吞蝕你的意志力,而且越接近終點力量越大;更可怕的是它還會和「妥協鬼」合作,不斷削弱你的防線,叫你不要再堅持,告訴你幹嘛這麼辛苦,說服你停下來就解脫了,讓你放慢速度,更會進一步誘惑你上回收車下次再來就好了,最終目的就是要讓你投降放棄,多麼可怕的鬼呀!

(馬拉松其實不是練跑,是練心/照片來源: 「去你的人生低谷」週年抓週紀念分享會)

挑戰馬拉松,你得全程開掛掃鬼

除了上述的鬼之外。還有「偷懶鬼」、「拖延鬼」、「逃避鬼」、「不自量力鬼」、「貪心鬼」、「沒自信鬼」、「自我打擊鬼」和「投機取巧鬼」等八個鬼怪,只是每個鬼出沒的時間、頻率因人而異,也會因為每個人的心理素質不同而有不同的強度。像我雖然已經跑了16場馬拉松、30多場半馬了,雖然已經斬首了不少的鬼,但是有些鬼像藉口鬼和偷懶鬼,仍然會不時的出沒,而且還會結伴而來,我想他們一定是雙胞胎。

要對付這些鬼,除了持續把馬拉松的基本功練更好之外(就像炭治郎勤練呼吸法),還得不斷修練你的心志。大迫傑說過:「馬拉松40%靠意志,只要自己願意,就能掌控意志」,鬼殺隊最終要斬殺的是大魔王鬼舞辻無慘,而我們挑戰一場馬拉松,從平時的訓練到當天完賽,管它什麼鬼,你得全程開掛掃鬼, 並且和自己的心魔正面對決才行。

(大迫傑/照片來源:運動星球)

我心目中的兩位馬拉松「柱」

看過鬼滅的人都知道,目前鬼殺隊最強的角色是稱為「柱」的九個人物。一般要成為柱大約需要5~6年,並且必須是劍士最高級再加上殺過十二鬼月才有資格。我想,要殺死馬拉松的十二鬼月比較簡單,只要我們都像炭之郎一樣,只要持續努力,最後一定可以成為馬拉松的柱,況且沒有名額限制。在我的馬場周遭就有兩位跑友的故事值得分享給你,他們是我心中的馬拉松「柱」。

《鬼滅之刃》:「就算痛苦,就算難受,我也不能想著逃往輕鬆的路」

我則從彬哥的身上見證了這樣的精神。

和彬哥(左二)結識於去年的大阪馬拉松,當時並不知道彬哥曾經受過很嚴重的傷。

2019年10月,彬哥參加烏來馬拉松挑戰人生初馬,這是他進入社會後足足等了32年想要完成的夢想,然而就在即將完成夢想之際,在38.5公里處卻重重摔了一跤。一個意外滑倒撞擊到岩石,導致門牙斷裂和鼻樑骨折,加上輕微腦震盪,歷經手術及長達兩個多月的復健過程才逐漸復原。雖然大阪馬順利完成人生初馬,但在彬哥心中始終有一個放不下的地方,那就是鳥來馬沒有完成的那三點多公里遺憾。

在那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今年10/18的烏來馬彬哥重回舊地,想完成這未竟的旅程。為此彬哥前一晚還失夜未眠。

我問彬哥:「為什麼睡不著?」

彬哥說:「就寢後,腦中一直浮現去年的場景,心中反覆模擬再度面臨時,該如何應對處理。今年除了要完成去年未竟的里程外,更重要的是要將自己平安帶回終點,我不堪再一次的意外。」

和去年一樣當天下著大雨,這讓彬哥的心情格外五味雜陳,起跑後一路還算平穩,然而就在半馬後接續完成越野及階梯路段,28.5k處大小腿肌肉居然同時抽筋痛到無法移動。

我事後問彬哥:「當時有想要放棄嗎?」

彬哥回憶說:「我告訴自己不能在這裡停下腳步,咬著牙都要前進。我試著緩跑,抽筋、伸展、緩解、跑起來、再抽筋、再緩解、再跑起來,也不知道這樣循環了多少次」

我說:「這樣太痛苦了,一般人早就放棄」

彬哥回我:「肉體無疑是痛苦的,但我從未想過放棄。這一年,我等待太久了,去年的遺憾,我要用一次用心跑的完賽終結」

撐著撐著,彬哥就在看到烏來老街,知道終點在望,咬牙豁了出去,抽筋就讓它抽吧,用最後的衝刺做個完美的結局。最後彬哥就以4小時22分順利完賽,終結去年未完成的遺憾,還拿到分組第15名。太佩服彬哥堅毅、勇敢面對的精神,他徹底擊敗了逃避鬼,或許逃避鬼根本就不存在彬哥的骨子裡,彬哥完全戰勝了自己。

彬哥洐然已升級為馬拉松的「柱」,抽筋還能跑這麼快,根本是自創的彬哥呼吸法,以後要改稱他「彬柱」才對。

《鬼滅之刃》:「你哭也好、逃避也罷、不過不要放棄,你要相信那如同地獄般鍛鍊的日子,你的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的,鍛鍊到極致為止,成為比誰都要強韌的刀刃」。

而這一段話,則是在Joe的身上一覽無遺。

Joe在今年11/7跟著跑團一起參加了《太魯閣峽谷馬拉松》,最後花了六個半小時完賽回到終點。看到這裡,或許你會認為這有什麼值得一題?殊不知,他在一週後,也就是11/14將參加台東2020 Challenge Taiwan 鐵人三項競賽;不是515,也不是113而是226鐵人三項全程賽,這可是令人敬畏的超級鐵人競賽。

我問Joe:「賽前不是應該好好休息嗎?為什麼你還要來跑太魯閣馬拉松」

Joe回答:「既然半年前已經答應了,當然要來」

我再問Joe:「過一週就要226鐵人賽,你可以不用跑完全程啊,誰都嘛會想保留一下體力」

Joe回我:「既然參加了,當然就要盡全力完賽」

看到照片,我終於理解,中午過後的一場大雨更沒有澆息他完賽的決心。他在雨中吶喊,是享受比賽也是給自己打氣。他其實可以不用這麼認真跑完42.195公里,選擇中途近返,備戰六天後的鐵人賽非常合理。但是Joe並沒有這麼做,他沒有和自己妥協,更沒有放棄,他早就斬首了「妥協鬼」和「放棄鬼」了。完賽後他還跟大家說:「也許我會遲到,但我絕不會缺席。跑馬難免會沮喪,但我絕不放棄。」

本來大家都還有點擔心,前一週才剛跑完太魯閣馬,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體力的情況下,接著就要挑戰CT226鐵人賽.你得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游完3.8公里,接著騎車180公里,最後再跑一個全馬42.2公里,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就在11/14晚上,我們在跑團的Line群組共同見證了歷史時刻,不只是Joe完賽了,跑團另一個也有一起來跑太魯閣馬的Ian哥也在最後一刻衝線。太厲害了,跑團一次出了兩個超級鐵人,結合水之呼吸、風之呼吸和馬之呼吸的鐵人三項,他們在11/14這一晚正式升格為226鐵人三項的「柱」。真的是鋼鐵的心,磨鍊出鋼鐵的意志。

你可能不知道,超鐵的完賽時限為17小時。光是開車這麼久,都還得要休息、睡個覺再上路,我默默獻上我的膝蓋,這兩位「鐵柱」的意志力實在太強大了。

後記

你腦海中是否浮現和炭治郎一樣努力鍛鍊自己的畫面,不論遇到任何困難,無論如何絕對不能「放棄」。

離《台北馬拉松》倒數不到多少天了,許多人都把台北馬當成今年度的目標賽事,數個月以來的訓練,無非就是等待這一天驗收成果。繼續加油前進,相信成功就在不遠處等你。就像炭治郎一樣,努力到最後終於劈開了他認為無法劈開的巨石。

(2020台北馬拉松,咱們繼續前進)

#康手的跑步日常 #康手愛RuN跑 #福祿壽跑跑社 #妹子陪跑團

#封面照片:汪汪/2020渣打馬拉松

賽前情報/備戰台北馬 「老司機」人緯9度台北馬回顧

緣起:

台北馬從2011-2019參與以來,2011(初半馬)2012(半馬),2013-2019(連7年全馬完成),昔日報名里程數最少3公里組到全馬,分成很多組,人數集合起來多到嚇人,簡稱年度大拜拜馬拉松,也因為2009蘭陽國道馬只有一屆(只報10公里),隔年2010無舉辦,因此配合客運時刻表,可以跑台北馬拉松,因此初期的報名,一開放報名幾乎都可以成功,因應跑馬熱度,直到2015年改成先登記後抽籤方式,要跑還不一定跑的到,現在只剩全馬及半馬組別。

訓練過程:

剛開始為了長距離練習,跳出國小的操場轉往戶外,礁溪市區附近跑到頭城的蘭陽博物館來回,或者上山跑跑馬古道再下山北宜公路跑回家,但只跑過一次,因為車流量多太危險,有時在車道閃來閃去,並多參加越野跑來增加體力和耐力,2011、2012隨著歡樂氣氛完賽,原來自己可以完成半馬,自信提升一個檔次,隔年改報名台北馬全馬組。

也因為周遭無跑步社團又樂於享受獨跑的樂趣,苦惱無法了解全馬跑者的心態,於是網路研究雙溪櫻花馬初馬獎的心得,想挑戰2013看看,無奈賽事太夯秒殺等級,在書局看到一本「輕鬆跑馬拉松42.195您也能輕鬆達成!」日本人撰寫讓讀者了解到參加馬拉松賽事的前中後期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一張圖,大概的意思是先測完5公里的時間,依照所顯示以5倍數的公里數以一定的換算公式預估完成時間,最終全馬完成可落在特定時間,並搭配訓練課表。

當時認定自我半馬實力為02時30分,估算全馬可以落在5小時初,應付台北馬限時05時30分是足夠的,中間落點公里數為25公里,前是在3小時初完成,才有機會,所以直到近期的2020冬山河馬拉松,為了突破5小時亦是用此方法調整配速。自己的實力不屬於前段的,加上習慣於賽場上多拍多錄影紀錄跑馬的日記,成績不突出,在2015台北馬PB:04時41分後,2016-2019這4年面對個人狀況待回復又遇到天氣最熱的2019,完賽時間都落在05時21分到05時27分,也就是接近限時前回來,這都感謝這本書給我的靈感,配合多項賽事累積的經驗輔佐。

2020抽籤過程:

自2015到2019抽籤全馬,每次都正取,運氣好到檔不住,所以滿心期待2020能複製貼上,09/15結果是備取,09/24、09/30仍然沒中,最後10/05離正取差距350名飲恨,確定無緣台北馬,連9年參與和連7年的台北全馬完成正式歸零,無法達成願望:連10年台北全馬完賽。昔日一位跑者前輩寫出連10年全馬達成的心得,以當時時空背景容易多了有報名維持體態,並有一定的實力即可連續完成。2020讓我停下腳步來看今年更不一樣的台北馬。

參與過程:

2011和2012半馬時期:

這2年由於無寫日記的習慣,依稀只記得開跑等到13分鐘才出發,興奮大於恐懼,氣氛很HIGH,半馬選手簡直是來玩賽的,一路上有很多加油啦啦隊,對賽事有新鮮感配速變得不重要,跟著歡樂氣氛跑就完成半馬,因為腿部還在適應期,每次跑到16公里處也就是地下橋內都會抽筋且必須克服,是往後跑全馬面對重要的課題,其中於美術館和全馬選手賽道分開,有股羨慕感,有朝一日要來完成全馬。

2013-2015全馬時期:

2013的台北馬讓我首次面對在大雨中跑42公里的感覺,左小指起水泡,還因此忍痛跑完後面21公里,當時是個人的第4馬,持續至今49馬,僅這場起水泡,至於下雨在北部很常見,漸漸的習以為常,相機也改成防水的小相機,這階段應付台北馬最輕鬆的階段,不用在意限時的問題,透過舊有路線的記憶加快腳步突破自我。

2016-2019全馬時期:

這階段分剛好遇到傷後要重回賽道場上,又面臨台北馬轉型的時刻,路線小改且一改再改,費用也愈來愈貴,說真的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完賽禮顯得豐富,完賽衣和完賽風衣,穿起來真的不錯,可接受的範圍,參與台北馬對我是有意義的使命。

這幾年一直希望成績能回到5小時內的時間,偏偏在預料之外,2016右腳裸傷後1個月,2017膝蓋傷後半年,心裡還在調整,2018就是跑不太起來,2019做足準備就遇到最熱的台北馬,最終幸運的都可以在限時內05時30分名完成,以2019台北馬為例,達成前面3小時25公里的要求,這時太陽公公來烤跑者們,河濱公園剛好無遮蔽,烤的受不了,步伐相對就慢,恨不得停下腳步用走的,當下第一念頭盡量少休息,再怎麼累都要動起來。

以下是自己2019台北馬最後面奮鬥心得「36.8公里出河濱路線時間,工作人員述說等會兒就要關門要加油,告示牌11:17,此時手錶為11:14,更緊張了,沿路小跑,補給少停留,下階段為38.6公里,限時在11:32,每跑一步隨時被關門的可能,往年通過不會注意時間,這次一直注意手錶時間和里程數,好險上橋的38.6公里順利通過,沒有被鐵欄杆檔住,終點前隧道是台北馬最後的考驗,心情非常混亂,成績好壞不重要,都快被關門了,連6年全馬的紀錄有可能失敗,陰暗的隧道和大聲的抽風聲,突然眨著淚光急的快哭出來,好怕失敗中斷紀錄,相較第一次台北馬初半和首次挑戰台北全馬的愉悅心境大不同,為了拚連10全馬的目標,如果失敗,打擊會很大,當下也有點快抽筋的感覺,擦乾眼淚,調整心情再出發。最後就是終點前的衝刺,扣除出發時間,限時完成是可以的,突然看到一位跑者已昏倒在地上,工作人員處理中,期許平安無事,賽後也聽到跑友說隧道內也有發生,只是自己忙於整理心情沒有注意到,終點拱門逐漸出現在眼前,面對接二連三的攝影師,擺出高興和振奮的神情,官方時間為05:29時回來,在暴熱台北馬成功完賽,連7年完成全馬,值得驕傲,看著攝影師拍的進入終點照,自個兒都覺得帥,花費買個人照片組電子檔,也謝謝於各地方守候的辛苦攝影師和志工。」最後進終點的語氣是歷屆最興奮亦是最甜美的。

總結:

台北馬重要的補給點是民生私補區域,有太多食物且多到你吃不完,還捨不得走呢!

半馬和全馬心裡想到的都不一樣,半馬在橋上望著橋下未知領域的全馬選手有著敬佩的精神,希望將自己藍色的5個數字號碼布換成全馬的綠色4個號碼;等到自己跑全馬到橋下有股優越感,原來可以勝任全馬賽事,希望半馬選手可以和我一樣,不過在2019最熱的時候卻是羨慕,半馬選手可以很快就結束了。最好玩在於跑全馬可以看到很多半馬跑者,可能腦筋當機,無視工作人員指導,進入自我無限領域,跑到全馬的路線,而且是跑很遠很遠,有點誇張。

今年賽前看到幾位詢問台北馬如何拚限時內回來,自己2013報全馬沒想這麼多,那時的自己能力沒問題(成績在高手面前算普通),有感而發想起這4年的完賽過程,有點辛苦又很刺激,再怎麼努力拚成績台北馬完賽選手中仍屬中後段,時常看到後面一大堆跑友被關門,中間退賽也不少,每看到一位在志工機車後方退賽的選手,退賽就是可惜,馬場青山在下次再來,回收車且還不只一輛,顯示要載的跑友非常多,原以為非常嚴格,賽後查詢成績表,通常會延後個15分可以拿到成績。

2020台北馬我缺席了,實在是可惜,無緣看到起終點不一樣的台北馬,中段連續7年台北全馬(2013-2019),今年的冬山河和礁溪馬2場成績有進步,若是參加是否能回到5小時,是希望也是期許,願2020台北馬選手能順利完賽,拚出好成績,天氣不要像去年熱烘烘就好了。

202012110115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