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5, 2022

縮手或將逢低進場 壽險1月股票少1,400億


縮手或將逢低進場 壽險1月股票少1,400億

img]

預期有股災先縮手,還是等待機會再逢低進場?金管會24日公布,1月底壽險業持有台股總市值為2兆653億元,國外股票則約新台幣6,158億元,一個月內少近1,400億元,除了因股市回檔的資產縮水外,亦有主動減碼數百億元,因此壽險業現金部位單月亦增加523億元,可作為逢低進場撿便宜的本錢。

1月台股回檔2.99%,美國道瓊指數亦下跌3.32%,S&P500回檔5.26%,Nasdaq指數更重挫8.98%,壽險業2021年底手中股票市值共新台幣2兆8,191億元,是近半年新高部位,占其可運用資金的9.41%,但1月資本市場風雲變色後,1月底壽險持股國內外股票部位降到2兆6,811億元,減少1,380億元,占可運用資金比重亦降到9%。

其中一半左右是股市下跌,未實現利益減少,另一半也是壽險公司實現獲利,減持股票部位,大有「避險」的意味。

同時間,壽險業國內現金部位增加124億元,達6,684億元;國外則增新台幣399億元的現金,達6,717億元,等於壽險業1月底帳上現金有1兆3,401億元,是近四個月的新高,若股市大回檔,壽險業者即有進場逢低加碼的本錢。

壽險業者表示,這波股市又因俄烏開戰重挫,後續仍要看戰況及主要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才能知道股市回檔是短期,還是仍有一波段,3月季報並不用計算資本適足率或淨值比,所以有加碼的空間,但若風險過高,仍是會面臨淨值大幅下降的壓力。

延伸閱讀

美日對俄金融制裁 台壽險業曝險近1,500億

2月壽險業務員恐跌破22萬人

六大壽險 元月淨值蒸發2,800億

少年股神 股票違約交割逾6,900萬

img]

貨櫃三雄近期走勢強勁,但仍有少年股神不慎翻船。臺灣證券交易所昨(23)日統計,證券商申報集中市場違約買進加計賣出金額達到1.69億元,買賣相抵後為434萬元,達違約資訊揭露標準個股為萬海、共6,938萬元。

以台股「T+2」交割制度來看,萬海21日股價最高上漲至200元,雖然最後留上影線,收在195元,小漲0.5元,但無論做多或做空的投資人,仍可當機立斷反向沖銷,為何最後引發違約交割事件,有待進一步確認。

證交所資料顯示,昨日證券商申報集中市場違約買進加計賣出金額1.69億元。其中,昨日達違約資訊揭露標準,則有萬海一檔個股,共6,938萬元,申報證券商為群益基隆分公司。

販售未上市股票吸金3億 檢調兵分4路搜索

img]

時報資訊 · 2 天前

【時報-台北電】去年因疫情封境之故,全台淨遷出人口高達15.6萬人,六都全面出現人口負成長的現象,台北市遷入人口甚至不及遷出人口一半,房仲業者分析,除了因戶籍法規定二年未入境即被列為戶籍遷出,都會區高物價、高房價也讓都會居民往外移居。 中信房屋統計近年六都人口遷移情形,去年六都同時出現社會增加人口負成長的狀況,這是近11年以來未曾出現的狀況。中信房屋指出,由「遷入遷出比」可以看出,台北市是六都中比值最低的都會,遷入人口僅為遷出人口的0.43倍,遷出遠勝於遷入。而高雄市及台南市也各只有0.67倍及0.78倍。分析原因,除了上述工作型態轉變的因素之外,房價衝高也是讓多數人打退堂鼓的原因。 近年六都房價拉升幅度驚人,由住宅價格指數的變化來看,台中與台南房價年增率至少有10%以上,即使是漲幅最低的新北與台北漲幅也有6%,想遷居直轄市,除非預算充足,否則恐怕也只能面臨卡關的命運。 張漢超指出,遷入遷出比可以瞭解遷入人口占遷出人口的倍數,比值低於1即代表遷入人口不及遷出人口。以台北市而言,由於物價與房價的漲幅及位階都領先於六都,當有換屋需求時,自然會考量其他環境更單純、負擔更輕的周圍縣市。 而南二

《台北股市》升息風險狂襲 台股科技型ETF跳水重挫

img]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根據美銀美林證券對基金經理人的調查,經理人認為今年主要投資風險是升息,比重達41%,擔心若通膨持續升高,可能促使各國央行快速升息、縮減債券規模。換句話說,資金收縮才是主要風險。而近期干擾市場的俄烏衝突,大多數經理人並未將其視為主要風險。近期科技股成為市場的殺盤重心,今早多檔台股掛牌的ETF跌幅都超過4%,包括富邦NASDAQ(00662),國泰北美科技(00770)、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富邦未來車(00895)、台新全球AI(00851)、統一FANG+(00757)等。

去年漲勢最強勁的科技股,今年反而成為下跌幅度最大的族群。投資專家林奇芬分析,為何台股與美股科技股,有如此大差異呢?其實,還是回到投資本質,巴菲特的名言:「當資金退潮時,可以看出誰在裸泳。」過去二年全球央行大幅撒錢、降息、擴大寬鬆,讓資金狂潮推升股債市大漲。而今年起,開始進入資金收縮年,美國聯準會先停止QE,繼而升息,第三步是縮減資產負債表,三個步驟逐漸收縮資金,將考驗投資市場耐震度。

林奇芬認為,當市場資金寬鬆,甚至是零利率時代,幾乎各類資產都有所表現,甚至一些「本夢比」股票也非常活躍,例如「元宇宙」、「星鏈」、「太空旅行」等尚未實現的題材,都可推升股價大漲。但當市場資金收縮、利率升高時,股價就要回到更為務實的「本益比」考量,先前許多過度飆漲的股票,就面臨修正壓力。

投資人喜愛的美國科技基金,反而成為過去三個月修正幅度最大的基金,甚至還把去年一整年報酬率吃掉了。以統一FANG+(00757)而言,今天盤中再波段新低,來到40.86元,今年來的跌幅,已經吃掉去年全年的漲幅。林奇芬認為,美股中也存在許多獨角獸企業,如微軟、蘋果、亞馬遜、Alphabet、輝達等,都具有長線投資價值,在股價適度修正下,不必完全看淡境外科技基金。

二等親買賣股票少1動作 當心被課贈與稅

img]

財政部指出,二等親之間的買賣行為,如果沒有支付價款確實證明,國稅局將視為贈與,課徵10%~20%贈與稅。另個人間買賣股票,買家即為證交稅的代徵人,必須依股票成交價繳納千分之三的證交稅。

依證券交易稅條例規定,凡買賣有價證券,除各級政府發行之債券外,應按每次交易成交價格,依規定稅率課徵證券交易稅。若為個人之間買賣股票,買方應在股票交割的次日向國稅局提出「證券交易稅一般代徵稅額繳款書(492)」、並繳納股票成交價的千分之三證交稅稅負。

另依遺贈稅法第5條規定,二親等以內親屬間買賣,必須要提出已支付價款的確實證明,而且已支付價款不能由出賣人貸與或提供擔保向他人借得,否則國稅局都會視為贈與,課徵贈與稅。

官員表示,過去不少二等親屬間以「假交易、真贈與」方式意圖規避稅負,像是表面上為不動產的關係人交易,實際上並無實際付款,而是直接由長輩贈與不動產給子女,或是由長輩借錢給子女購買家族不動產等。

為有效防堵二等親假交易真贈與的避稅行為,我國設定兩大條件,包括實際支付價款,同時也限制不能由二等親賣方借款或提供擔保給第三名借款給買方。

不過,官員指出,現行法規僅限二等親,近年也看到不少人改用三等親做交易或是交叉買賣方式,國稅局選案查核也搭配報稅系統資料做分析,有效篩選可疑案件。

舉例而言,曾有北市A先生要把1億元股票過戶給子女B、又想規避贈與稅,因此採用交叉買賣方式,A先把股票賣給姪子C,由C繳納證交稅30萬元,因為是叔姪間的三等親買賣,所以不會被視為贈與。

接著C再把股票轉賣給B,由B繳納證交稅,為四等親買賣。不過,國稅局系統認定B明明積蓄不到千萬元卻能獲得上億元股票,列為有疑慮案件,也因此成功破解「假買賣真傳承」交叉交易案例。

延伸閱讀

稅務理財|不動產移轉 兩種稅額免計贈與稅

稅務理財|爸媽幫兒女繳房貸 國稅局要追贈與稅

贈與稅3情形逾繳 改受贈人承擔稅負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