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才上任 林文淵爆震撼彈:今天在大同最後一天
大同(2371)董事長林文淵上任50天,突然遭到撤換,林文淵表示,他不清楚被撤換原因,坦言接到解任通知時心情相當錯愕,他在經營上的小事與王光祥理念不合,不懂到底為了哪件事、做錯了什麼。對於即將離開大同公司,林文淵說心情如釋重負,「昨晚睡得很好,不用再煩惱許多事了」;不過,仍然不明白為何投手站在丘上投得正順時,要更換代表。
大同董事長林文淵在11月接掌大同後,並在今天親上火線說明營運表現。林文淵卻爆出震撼彈,他指出,「今天是我在大同最後一天」。(檔案照)
大同今天召開記者會,林文淵親自上陣,一開場先說明他到大同50天所做的努力與改變,但話鋒一轉拋出震撼彈,突然宣布「今天是在大同最後一天」,大同董事長一職成為他生涯中最短命的工作。
至於誰將接任大同董事長,林文淵表示不清楚新團隊人選,但以常理判斷,應不是房地產開發經營者,「大股東已經寄出指派通知書,新人選明天就會揭曉」。
林文淵指出,大股東14日通知他將更換法人代表,理由是「時空環境不同」,坦言當時心情相當錯愕,雖然不清楚更動原因,若先前指派者對他已經不再信任,對此只能接受,將結束手邊工作。
林文淵直言,許多經營理念與王光祥不合,雖兩人未到撕破臉程度,但日後要再合作也很困難。
對於兩人有哪些理念不同,林文淵舉例,王光祥是尚志資產董事長,無法干預大同的事,而且王是房地產開發業者,對公司治理比較不清楚。新團隊入主大同後的首次董事會,王光祥就提及希望擔任大同副董事長,他認為沒問題,但必須等公司修訂公司章程再處理。
林文淵說,「不是我無法把大同經營好,也不是不願意做」;不過,跨產業溝通確實需要時間,他當時不相信也不認為會被換掉,「因為是他們需要我,而不是我需要他們」。
林文淵說,相信接下來的經營者會更好,謝謝員工的努力,也對股東、員工說聲抱歉,並重申他在大同的50天沒有做任何對不起公司的事。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廣達證實 關係企業女員工確診
年僅20多歲 靠租金年賺9895萬
大學情侶雙亡 悲傷父親發聲明了
更多相關新聞
大股東認為「不受控」逼走林文淵 大同新董事長將是「響叮噹人物」
林文淵爆大股東要他辭 王光祥友人曝真實情況
強勢主導人事 林文淵改造大同臨3挑戰
百年大同變天 市場派入主爆人事喬不攏
「最強媳婦」痛失大同 林郭文艷密謀2招拚翻盤
今日推薦影音
《電機股》錯愕被換投!林文淵:和王光祥關係沒惡化 但難再合作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大同(2371)今舉行記者會,由董事林文淵親自宣布公司這一個多月的營運狀況,但記者會令人最震撼的是林文淵宣布「50日董事長」的消息。林文淵表示,這個月14日被通知,非常錯愕。只能說不同行業別需要溝通,而困難度也很高,到現在還不相信自己會被撤換。當初是以上刀山下油鍋的心情擔任該職務,在投手投球正順時換投手真的不懂。但現在的心情如釋重負!
林文淵也表示,對於新團隊表示一年會帶進來3000~4000億的營業額,真的聽不懂。和王光祥董事長關係沒惡化,但理念不同,沒有不愉快吵架,只是未來在事業上再合作也很困難。產業和房地產的經營理念是不同的,大家好來好去。
林文淵今天記者會先細數50天董事長以來,大同的「不一樣」:一、從徵人徵不到,到有人來應徵;二、優秀同仁想離去,安定員工的心;三、對各部門的企圖心和隱憂逐一了解;四、在銀行端取得聯貸展期順利;五、在銀行的貸款利率也爭取到較好的價格;50天的努力下,外界的觀感也在改變中。
林文淵也表示,過去大同貸款需要董事長作保,而現在銀行已不要求董事長作保。
林文淵細數這「50日董事長」對大同業務的治理心得,大同子公司相關太陽能的廠站開發執行得不錯,但賣一個案子3億元的獲利,只要5年多就可以賺回來,其實是可以不必賣的,但員工回應賣了電站才有資金做下一個案子;籌措資金有困難所以才要賣,未來電站開發應該做為長期收入的一部分。
重電方面,大同電纜廠30年的老設備沒有更新,被競爭對手趕上;說到馬達,台灣就是東元和大同做得最好,但東元有新廠新設備技術領先大同,大同只能做客製化;智慧電表方面,台灣小廠如雨後春筍成立,競爭力也強,大同智慧電表在內銷已經失去競爭,改為外銷。大同整體重電維持在小賺和小賠沒有大賺之間。大世科(8099)有技術但也處於損益兩平。
林文淵表示,大同的家電事業是虧錢的,門市80多間僅可損益兩平。大同在家用冷氣沒競爭力,現在只做商用冷氣;大同電梯市場也在萎縮中。至於精英方面,大同持有精英占比27%,但目前沒有一席董事。
本土一例台股嚇趴 三大法人賣逾百億 分析師:止跌聚焦2關鍵
台股今(22日)開盤受到壓抑,雖盤中一度翻紅,但午盤過後,國內新增本土病例已先傳開,導致指數跳水,跌幅加大,終場收跌207點、收14177.46點,成交量2882億元,外資現貨終結連4買,賣超99億元。
台股今日早盤震盪觀望,不過午盤後因傳出新增本土病例,指數隨即跳水,多檔權值股走低,台積電跌逾1%、聯電更挫逾3%、大立光也拉回近3%;早盤相對強勢的中鋼、台塑四寶接連翻黑。
近期強勢的傳產股也難逃賣壓,航運股長榮、萬海暴跌;鋼鐵股第一銅、高興昌、燁興亮燈漲停後,尾盤全數收跌。不過防疫股重新崛起,恆大、康那香、南六、熱映、毛寶攻上漲停。
籌碼面上,外資及陸資賣超99.87億元,投信賣超5.08億元,自營商也賣13.46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18.41億元。
資深分析師翁偉捷表示,台股近期就有轉弱跡象,結構並非由電子股領漲,攻擊力道就會減緩,加上外資保守,成交量萎縮,要上漲就不是那麼簡單,台股也容易出現盤或跌,因此尾盤在消息衝擊下,瞬間急回。但漲到現在,拉回一下不算什麼,接下來止跌就關注兩個重點,第一、電子股尤其半導體要重回漲勢;第二、傳產股在冷靜後要能撐住指數。
至於操作建議上,翁偉捷則建議,台股如果跌到季線附近也是正常,手上持股多的話,就檢視個股表現,若有跌破月線、籌碼鬆動就要優先調節;抱有強勢股,就不需要擔心;空手的話,等到消息面疫情冷淡後,再尋找布局機會,不需要在此時躁進。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英變種病毒「晚2個月」才宣告 專家憂:新毒株恐主宰疫情
無畏國際震盪 台股開低一度翻紅 分析師:電子絕佳買點現
美股跌多漲少 法人:台股資金、作帳行情仍可期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