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4, 2022

俄羅斯宣布外交人員將全數「撤出烏克蘭」


俄羅斯宣布外交人員將全數「撤出烏克蘭」

img]

記者張寧倢/編譯

烏克蘭前線事態一觸即發,俄羅斯外交部22日宣布,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決定將從烏克蘭撤離所有外交人員,以保護外交官與使館雇員的生命與安全。同日,美國也以「安全」為由,宣布將烏克蘭大使館遷至波蘭。

▲俄羅斯宣布將撤離駐烏克蘭外交人員。圖為俄軍在列寧格勒地區進行演習。(圖/路透)

美國《國會山莊報》引述路透報導,俄羅斯外交部22日聲明指出,當局首要任務是照顧好俄羅斯外交官與使館、領事館的雇員,「為了保護他們的生命與安全,領導層決定撤離俄國駐烏克蘭使團的工作人員,並將在不久的未來實施。」

同日,美國宣布出於「安全」因素,將美國在烏克蘭的大使館遷往波蘭。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聲明,美方採取此謹慎的預防措施是為了保障美國政府人員與公民的安全,「就像我們在世界各地經常做的那樣,這絲毫無損我們對烏克蘭的支持或承諾。」

►20分鐘聽懂《Wow世界熱鬧什麼?》

歐盟宣布制裁俄羅斯! 限制進入資本市場

img]

文/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布魯塞爾22日專電

歐洲聯盟成員國今天一致同意針對俄羅斯侵犯烏克蘭領土完整,實施一系列制裁,並限制俄羅斯進入歐盟資本和金融市場。

對俄國國家院(Duma)351位議員以及27個實體及個人實施制裁,範圍涵蓋政治、軍事、商業和媒體。

俄羅斯21日宣布承認烏東2個親俄的分離主義共和國,並派俄軍入境「維和」。今天歐盟各國外長在巴黎出席印太論壇時在場邊舉行緊急會議,會後宣布制裁措施,認為對俄羅斯影響很大。

法國外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以歐盟輪值主席國身份表示,27成員國一致同意展開一系列制裁。

而歐盟外長波瑞爾(Josep Borrell)則表示,歐盟一系列制裁方案將針對包括對國家院(Duma)(俄國,下院)投票支持承認烏東分離主義地區獨立的351位議員,以及破壞烏克蘭領土完整以及主權的27個實體及個人,範圍涵蓋政治、軍事、商業和媒體,並限制俄羅斯進入歐盟資本和金融市場。

隨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制裁措施鎖定參與侵略行動的個人和企業,另也禁止烏東2個分離地區與歐盟進行貿易,再加上歐盟限制俄羅斯政府在歐盟金融市場上籌資的能力,藉此將盡可能讓克里姆林宮難以推動侵略。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制裁限制俄國政府透過歐盟金融市場募資的能力。(圖/路透)

►20分鐘聽懂《Wow世界熱鬧什麼?》

一篇看懂! 烏克蘭戰爭危機的來龍去脈

img]

▲大敵當前,烏東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武裝份子枕戈待旦。(圖/路透)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俄羅斯總統普丁周一(21日)晚間簽署命令,承認烏克蘭東部民間分離主義武裝力量成立的「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同時下令俄軍以「維持和平」名義,為這兩「國」提供和平保護。

美國總統拜登同日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在這兩個地區開展新的商貿活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各方優先開展外交活動,和平解決烏東危機。自去年底以來,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局勢日趨緊張。以下是這場危機爆發的來龍去脈。

1 肇始

烏東危機始於2014年。當時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ich)在俄羅斯壓力下,拒絕跟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引爆親西方的反對派發起大規模示威,要求亞努科維奇下台,史稱「顏色革命」(Colour Revolution)。亞努科維奇倉惶出逃後,由親西方派組成的政府在烏克蘭掌權,卻引發克里米亞地區的親俄分子反彈。

親俄武裝分子隨即攻佔克里米亞首府辛費羅波(Simferopol)的議會及政府大樓,升起俄羅斯國旗。俄羅斯趁機介入,派兵進駐克里米亞,並且在俄方操縱下在該地區舉行公民投票,結果是決定脫離烏克蘭、併入俄羅斯。

在頓巴斯地區(Donbas)的頓內茨克州、盧甘斯克州兩地民間武裝力量有樣學樣鬧獨立,跟烏克蘭政府軍爆發衝突,隨後宣布成立「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後來經國際斡旋,烏東衝突雙方分別於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停火協定。大規模武裝衝突得到控制,但小規模交火仍時有發生。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對俄態度強硬,支持烏克蘭加入軍事性質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增加對烏國政府的軍事援助。在美國支持下,烏克蘭政府曾放話要用武力收復克里米亞、並終結俄羅斯對烏東的侵略。

去年11月以來,烏克蘭和美國政府同時指控俄羅斯在與烏克蘭邊界地區集結大量部隊,可能入侵烏克蘭。美國政府不斷強調「俄羅斯威脅論」,信誓旦旦說俄方很快就會入侵烏克蘭。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莫斯科向全國發表談話。(圖/路透)

2 博弈

俄方多次否認「入侵」之說,一再強調北約的活動已威脅俄邊境安全。去年12月15日,俄羅斯分別向美國和北約提交雙邊安全保證協議草案,就俄方安全訴求提出建議。內容包括北約停止進一步東擴、承諾不接納烏克蘭成為成員國、美國不在非北約成員國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土內建立軍事基地。

1月26日,美國和北約分別向俄羅斯遞交有關安全保證建議的書面答覆,拒絕承諾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在俄羅斯邊境部署進攻性武器等核心訴求。同月28日,普丁抨擊西方漠視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根本性憂慮」。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去年12月,拜登政府批准向烏克蘭追加價值2億美元的安全援助。今年1月24日,北約決定向東歐成員國增派部隊、軍艦和戰機。2月2日,美國宣布會在德國、波蘭和羅馬尼亞總計部署3000名軍人。

俄羅斯的相對反應則是展開一系列軍事演習。1月17日,俄羅斯軍隊抵達白俄羅斯,舉行兩國聯盟的快速反應部隊戰備檢閱。2月10日,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在白俄境內啟動「聯盟決心-2022」聯合演習。

歐洲國家在要求俄羅斯撤軍的同時,展開穿梭外交,試圖讓緊張局勢降溫。1月底,法、德、俄、烏重啟「諾曼第模式」四方會談。2月中旬,法國總統馬克宏先後訪問俄羅斯和烏克蘭,德國總理蕭茲訪問美、烏、俄。

▲烏克蘭戰爭東部局勢。(圖/林宜潔製)

3 衝突升級

2月17日,「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的民間武裝力量跟烏克蘭政府軍發生砲戰。18日,上述兩個地區的領導人說,即日起向俄羅斯大規模集中疏散當地居民。俄南部羅斯托夫州政府19日宣布,由於從烏東部地區湧入的難民數量持續增加,當地即日起進入緊急狀態。

2月19日,烏克蘭政府說,兩名烏克蘭士兵在跟烏東民兵的交火中死亡。俄羅斯軍方稱,俄方射殺了從烏克蘭潛入俄羅斯的「破壞分子」,烏克蘭否認此一說法。

2月21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就烏東局勢舉行會議。普丁隨後簽署承認「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命令,下令俄外交部跟該兩個「共和國」商談建立外交關係,同時命令俄羅斯國家武裝力量為兩地提供和平保護。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東歐立陶宛、摩爾多瓦緊急狀態

img]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圖/路透)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俄羅斯24日兵分多路進攻烏克蘭,當地爆炸聲不斷。對此,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同日宣布,「今天,我將簽署一份進入國家緊急狀態的法令,這將在議會特別會議上通過批准」。另有消息指出,烏克蘭鄰國摩爾多瓦(Moldova)也已經因為烏克蘭局勢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LRT報導,瑙塞達強烈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他說,「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預先錄製的影片中說,要對頓巴斯地區展開特別行動,但實際上正在發生的是場『全面軍事入侵』」,且在分離主義地區以外的烏克蘭城市也傳出遇襲的消息。

立陶宛總理則表示,將與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進行交談,要求北約評估東歐局勢。

►俄軍越過邊境開火! 白宮強調:拜登無意派兵至烏克蘭參戰

►俄瘋狂轟炸烏克蘭!基輔炸出蕈狀雲 CNN:空襲已致逾百人受傷

►烏克蘭出現逃難潮!天剛亮「基輔車潮塞爆」 加油站ATM大排隊

烏克蘭要求土耳其關閉2海峽 禁俄戰艦通過

img]

同意 AGREE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