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1, 2020

屏東大學輔助犬服務高屏區 獲贈巡迴服務車


屏東大學輔助犬服務高屏區 獲贈巡迴服務車

屏東大學學習輔助犬的推動包含高屏地區各個中小學校及偏遠地區、社區圖書館、身障成人與老人服務據點,服務對象遍及幼兒到老人,21日獲企業捐贈全台第1輛學習輔助犬巡迴服務車。(屏東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傳真 109年12月21日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21日電)屏東大學學習輔助犬服務至今已4年多,服務範圍遍及高屏地區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老人長照、復健、心理治療等,今天獲企業捐贈全台第1輛學習輔助犬巡迴服務車。

屏東大學目前學習輔助犬的推動包含高屏地區各個中小學校及偏遠地區、社區圖書館、身障成人與老人服務據點,服務對象遍及幼兒到老人。

屏東大學獲振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秋聯捐贈輔助犬巡迴服務車,校長古源光在捐贈儀式中表示,這幾年也與高雄市及屏東縣教育局合作,培訓學習輔助犬的種子教師,讓學習上遭遇挫折而逃避學習的孩子們透過學習輔助犬,種下學習的種子。

古源光說,屏大師生善用狗狗的親和力,甚至把流浪犬訓練成可以服務人群的輔助犬,讓輔助犬有一輛屬於自己的交通車,可以讓服務走得更遠,政府資源有限,亟需仰賴民間的力量投入屏東大學特教中心。

曾秋聯表示,孩子的未來沒有「聽天由命」這回事,只要付出關心與愛,相信都能長成更茁壯的大樹。(編輯:謝雅竹)1091221

屏科大師生與社交關懷犬出任務 遊戲互動長輩們超開心

屏東科技大學師生與社交關懷犬出任務!屏科大工作犬訓練中心與校內永續健康照護中心跨域合作,培訓學生們成為領犬員,帶領社交關懷犬,設計活動方案,深入社區,讓長輩們與狗狗玩遊戲互動過程中,強化肢體律動與認知,拉近學生與長輩跨世代的距離,有長輩們一開始怕狗,到最後打開心胸與狗狗接觸互動。

屏科大永續健康照護中心助理教授凃筱菁與工作犬訓練中心講師級研究員羅書姍跨域合作「動物輔助活動對社區長者健康促進之效益」計畫,今年11月在校內招募領犬員,有來自社工系、植醫系、餐旅系、森林系、熱農系、水產養殖系、動畜系、生技系、財務金融國際學位學程及隨班附讀等共計23名學生,安排3堂共16小時的訓練課程。

羅書姍說,訓練課程讓學生們熟悉如何帶領犬隻,強調面對服務對象應注意的細節等基礎領犬知識與技能訓練,成為社交關懷犬的領犬員。

屏科大兩隻社交關懷犬米格魯犬Minnie和迷你雪納瑞犬Bayo與長輩活動,兩隻工作犬完成服從訓練,也是通過認證的學習輔助犬,個性親人、服從及穩定性高,適合接觸各年齡層的服務對象。

森林系二年級學生吳思琦說,最初有幾位長者一開始不願牽狗狗一同遊戲,到第三、四次,願意打開心胸接觸狗狗,讓她很感動。

老師凃筱菁說,94歲阿公郭安秀在學習請輔助犬等待的指令時,曾逗趣說「可以用日本話告訴Minnie等等也可以嗎? 」看到阿公臉上的成就與喜悅,也有其他長輩也嘗試用客語跟狗狗說指令互動。

排灣族鼻笛再現! 屏東大學原民專班跨族群製作、吹出美聲

親手做出鼻笛,學生好開心。(記者羅欣貞攝)

2020/11/23 09:11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在原民會音樂人才培育計畫補助下,開設「原住民族音樂製作與應用學分學程」,來自原住民16族的學生先以6週學習製作鼻笛,本月(11月)期中考考題,就是吹奏自己完成的鼻笛,有學生努力練了1週才吹出笛音,直呼好緊張。

開學以來,約30位學生每週二下午,在授課教師李馨慈、屏東羽擊舞藝術團長慈姆達斯˙達拉巴央指導下,深入認識及製作排灣族雙管鼻笛,從竹子的選材、取段、穿孔到最後的吹奏,都由講師帶領學生全程參與,透過實際操作深入感受原住民族樂器的藝術美學。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過6週製作,學生們趕在期中考前完成屬於自己的鼻笛,期中考題是利用鼻笛吹奏老師所指定的曲目,學生們在緊張氣氛中,一一上台吹奏自製的鼻笛,所發出的樂音,雖然有些生澀、害羞,卻令老師們相當驚豔與肯定。

排灣族學生蔣瑗、柯妍妃表示,以前只有聽過部落長者吹奏,如今能自己親手做,還能吹奏,真的很開心,可以深入認識自己族群的傳統樂器,更加有自信;太魯閣族的王鈺文也說,能接觸並學習不同族群的文化與音樂相當有意義。

屏大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呂美琴表示,原專班雖非音樂專業科系,但過去嘗試執行的幾項音樂專案計畫,採取理論與實務操作並重的模式,強調貼近部落的文化觀點,以音樂、 聲音為本,結合現代科技,則能創造原專班學生更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接下來也會有口簧琴等不同原住民族群的傳統樂器教學。

屏大原住民專班學生製鼻笛也吹鼻笛。(記者羅欣貞攝)

屏大原住民專班學生認真製作鼻笛。(記者羅欣貞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