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4, 2020

100元買0050股利3.6元,買0056卻能領5.3元…他年領百萬股息:一個理由,就算股利比較少,也要存0050


100元買0050股利3.6元,買0056卻能領5.3元…他年領百萬股息:一個理由,就算股利比較少,也要存0050

作者自45歲財務自由退休後,到今年手上累積的存股部位市值已達2700萬元,年領超過100萬元現金股利。(編按:原文發佈於11/19)

我在2010年那時候存股,挑的標的是還原可扣抵稅額之後,高於7%殖利率的股票,我才會考慮買進。時光來到2020,當一支股票股利成長10%,股價卻成長50%,你覺得這支股票合理嗎?適合存股嗎?這支股叫做大台北(9908)。

股價卻從2010年的17元跑到2020年的31元。

這代表了什麼?一家獨佔的民營事業,營收穩定緩慢成長,股價卻快速不成比例成長,這表示這年頭存股挑高殖利率已經不是王道了。除了每年的股利,還要兼顧股價的成長,這樣整體總資產上升的幅度才會快。市場上鈔票印太快,找不到穩定獲利的標的,穩定的股票價格就上升,這就是大台北瓦斯股價的現象。

再來比一下0050、0056,0050是標榜台灣前50大公司,包含很大一部分的台積電,股價成長如下:

股價相比,0050往上成長(從50變成100),0056區間來回(22-30之間來回震盪)。

接下來這是0050的股利政策:

以下這是0056股利政策:

以2020年來說,30元的0056發了1.6,100元的0050發了3.6。追求高殖利率的會說,0056花67.5元(30/1.6*3.6=67.5)就可以發3.6了,0050還要多花32.5元才能發到3.6,當然買0056划得來。

如果你花100元買0056,可以發到多少股利呢?1.6/30*100=5.3

結果0050只有發3.6,少發了5.3-3.6=1.7

但你認為0050的股價一年無法增加1.7元嗎?

國外推廣的F.I.R.E.標榜4%的「提取率」,意思是你可以買波克夏,然後每年賣掉4%的股票,而不是要你買0056然後每年領4%的股利,這兩個概念我覺得不一樣。美國有很多穩定成長的股票,所以他們對於有些公司股價永遠往上,股利永遠成長,是覺得有可能的。反觀台灣市場小,能夠維持穩定獲利就不容易了,還要像台積電一樣技術領先年年成長,幾乎是沒有。

所以我在這裡還是要呼籲大家,存股的時候不要忘了把公司股價成長這塊一起算進去。以大台北的例子就說明了就算股利穩定,股價是用鈔票買的,鈔票印的速度比公司獲利速度快多了。我以前很喜歡拿大台北瓦斯和其他股票比較,因為大台北瓦斯是特許民生獨佔產業,獲利穩定,風險低。可是當0050股利和大台北瓦斯差不多,風險差不多,0050股價卻會成長,這時候似乎已經沒有理由買大台北瓦斯股票了。

作者簡介_傻多棒喬飛

喬飛,1975年生。畢業後到機車行應徵黑手學徒,到進入科技業變成電子業的工程師。 2011年到大陸工廠常駐,利用閒暇時間研究投資理財的方法。因緣際會接受SMART雜誌的專訪邀約,夢想街57號節目也用我的故事進行了相關討論。在45歲的時候財務自由離開職場。這些經歷讓我瞭解到自己的人生也有無限的可能。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存股不要只看殖利率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台積電會是大盤分身0050最大風險?他以投資100萬為例,當台積電連跌10年,0050績效竟然是這樣!

記者劉學聖╱攝影 facebook

隨著近期台積電的股價上升,元大台灣五十(0050)或富邦台五十(006208)所追蹤的台灣50指數中,台積電(2330)已經佔接近50%,(11月20日的時候佔了48.88%)

於是出現很多類似這樣的言論,「0050已經變成台積電的形狀」、「反正都一半是台積電了,那還不如直接買台積電」「這樣根本就沒有分散個股風險的效果」,或是稍持平一些,說「0050的風險一半來自台積電」、「台積電要是最後倒了,0050也會損失一半」。

推薦

但其實很多說法,並沒有思考或了解市值加權指數的意義以及它帶來的分散效果。

本文即試圖舉一個假設的狀況,來說明長期指數投資人,假如在買入0050之後,台積電因為某個個別公司的原因,股價就此一蹶不振,投資人會承受多少的虧損呢?和只買台積電又會差多少呢?

一、假設狀況說明

我們假設一個比較簡單易懂的狀況,假設一個投資人有一百萬元,從2021年初開始投資0050或台積電,這時台積電股價500元,0050價格為115元,而剛好台積電佔0050的50%。

之後台積電績效不振,每年下跌30%,每年依年初價格配息3%,我們假設台積電以外的49支0050成分股也受一些波及,平均每年只上漲2%,也是平均配息3%,年化報酬僅5%,低於過去台股長期歷史報酬,也因此0050整體股價表現不佳,而0050也是每年配息3%。

以下我們設定三種投入100萬元的狀況,來看投資10年的報酬:其中包括單筆買進領息不再投入,單筆買進領息直接再投入,以及定期定額買入領息再投入。

其中先假設0050和台積電都在年底最後一天配息,並假設可以買進低於一股的零股,所有的例子都簡化不考慮手續費、證交稅、股息稅等。

二、單筆買進領息不再投入

表格中的台積電佔比是指年初佔比。

facebook

三、單筆買進之後配息直接再投入

facebook

四、每年定期定額買入,領息同時再投入

將100萬元分成10萬元分十年投入,第二次開始和領息同一天一起投入,價格和股數都是指年初。

facebook

五、結果探討與結論

從三種方式的投入數據可看到一些結果

(一)隨著台積電的股價開始一路下跌,在0050中的佔比逐年快速減少,也因此到第10年初的時候只剩下3.27%。

(二)雖然一開始0050受台積電大跌影響,而造成單年-11%的績效,但之後隨著台積電佔比的下降,每年的虧損也很快逐步減少,到第6年的時候年度報酬終於轉正。但如果只持有台積電,將會連續10年拿到-27%的報酬。

(三)因為沒有在年中投入或領息,三種投入方式的每年的報酬率相同。但總報酬和年化報酬會有一些差異。

如果單筆投入且不將配息再投入,持有0050會獲得-16.35%,年化-2.01%的虧損,持有台積電獲得-87.46%,年化-27%的虧損,雖然都是虧損,兩者的風險不是同等級。

如果單筆投入配息再投入,兩者的總報酬差異會更大,0050因為前幾年持續在下跌時把配息再投入,獲得比前一種方式略好的-14.97%,年化-1.61%,台積電則是會最慘的-95.7%,年化-27%。

如果採用定期定額且配息再投入,會減小一些虧損風險,其中0050的10年總報酬已轉正,獲得共5.57%,年化0.98%的報酬,雖然只拿到定存等級的報酬,但至少沒有虧損。台積電則仍然很慘,獲得-74.12%,年化-27%的虧損。

(四)從以上結果可發現,儘管台積電佔了0050的50%,的確在分散個股風險上不是很理想的狀態,但在面臨萬一出現個股嚴重虧損時,長期持有0050與持有單一台積電股票所造成的虧損風險完全不是在同個層次,在台積電以外其他公司正常的情況下,持有0050的長期虧損並不會是台積電的「一半」,而且還可能隨著時間轉正報酬。

由此可見即使單一個股佔比非常高,市值加權指數ETF仍然能靠指數權重變化的機制,發揮相當程度的分散風險效果。

最後要注意的是,首先本文並不是要預測未來持有0050和台積哪個表現會比較好,畢竟那個是我無法預測的,而是要說明投資二者在萬一台積電表現不好的時候的風險大小差異。

此外,也不是要說買0050就一定有足夠的風險分散,畢竟它仍是把風險集中在一個新興市場國家(雖然台灣可以算新興市場的龍頭國家之一)的大型股上(如果本文的例子中,台積電的下跌和台灣整體經濟股市有關,那0050也不會好),因此如有適合的管道,仍建議進一步將風險分散到中小型股、全世界股市,和其他類別資產如債券上,才能更有效分散各種風險。

本文獲Ffaarr的投資理財部落格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0050=台灣公司治理?原來買得都是這些股票

作者:陳相州分析師

元大台灣50(0050)持有50檔股票,富邦公司治理(00692)持有100檔股票,看起來好像差很多。

不過如果把成分股及比重攤開一看,這2檔ETF有38檔成分股是一樣的(紅色),而這38檔持股合計佔了0050約87.5%的比重;占了00692達89%的比重,兩者差不多,而且接近90%。

代表這2檔ETF只有10%的成分股是不同的。意義上來說,你可以稱0050為「台灣公司治理」,也可以稱00692為「富邦卓越50」,既然2檔ETF相同成分股的占比都差不多,報酬當然也差不多。

這套ETF組合公式幾乎是當前台股最強主流首選,所以無論名稱怎麼換,頂多換換皮,骨子裡是不太會有變動的。接下來的差距,就看誰給的費用低,還有信仰了。

本週新影音:

不想努力了,如果要挑一檔股票無腦年賺10%?我選「它」。

【作者簡介】陳相州

陳相州

現職:精誠金融學院 專業講師

粉絲專頁「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經歷:證券分析師(CSIA)、從事證券金融業多年、熟悉技術指標及精研酒田戰法

精誠金融學院

學習更多實戰技巧,馬上到 精誠金融學院網站

加入FB粉絲專頁:「精誠金融學院」


回到上一頁